大数据时代:税务局锁定企业税务风险很容易

                           通过多渠道、多维度整合分散在纳税人、税务等部门、领域的碎片化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勾勒企业的行为痕迹,恢复企业的真实业务逻辑,为企业制作三维肖像……目前,随着税收征管越来越智能化,税务机关越来越容易锁定企业的税收风险。专家提醒企业,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应更加注重预防疾病——预防和控制潜在税收风险。

       注意

       不合规税务处理会留下数据脚印

       税务机关面对大量的涉税数据,能从中找到什么?

       不久前结束的智税·2019在大数据竞赛中,国家税务总局深圳税务局团队,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围绕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财产和行为税三种减税政策,建立数据模型,深入分析复杂的数据,最后从国家、行业和单一企业三个维度,概述了纳税人的一系列风险肖像。这只是税务机关大数据分析实力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大数据和云计算作为风险分析工具正式应用于税收管理。各级税务机关对肖像思维的实践和应用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行业专家表示,从技术层面来看,通过多维收集纳税人的数据脚印,确定税务风险的问题、行为和环节,概述企业的行为特征,恢复企业的真实业务逻辑,然后给企业肖像。这对税务机关来说并不难。

       一方面,数据采集的范围更加多样化。2019年3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各级税务机关等政府部门的网络进一步开放,税务机关获取的企业信息更加全面、准确。据江苏省大型企业税务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数据不仅可以反映企业内部数据的采购和销售,还可以反映市场变化、行业整体状况等外部信息的第三方数据,维度大、体积大。

       另一方面,数据处理能力更加智能化。以深圳市税务局为例,税务人员利用人工智能构建AI风险控制平台结合税务登记数据、个人信用调查数据等多维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建模,为企业画像,根据画像结果准确识别税务风险,风险识别命中率高达90%。

       纵观全国,新税务机关成立后,税务大数据与风险管理局、税务经济分析部门、大型企业税务服务管理部门等部门形成了专业分工、互补优势的税务数据应用联动机制,可以链处理税务数据。最初看似毫无价值的数据通过相关性和分析成为有价值的数据资产,然后通过模型分析形成逐渐清晰的个人用户肖像和群体特征。

       同时,数据分析结果更加具体。据报道,在实践中,肖像思维的运用不仅可以准确描述纳税人的状态和特征,还可以通过分析纳税人的遵从行为进行风险预警。税务机关依托高质量的数据,可以更准确、更方便地判断纳税人的共同需求、个性问题和税务风险,提高服务和管理的针对性。负责人说。

       金税桥集团董事长李炯梅提醒:这意味着在信息管税的背景下,企业的经营行为越来越透明,对税收合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透视

       税收风险点反映了企业税法的意愿

       综合地方税务机关给企业画像的结果,不难发现企业众多税务风险点背后有一些共同原因。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遵从能力强、意愿低的情况。

       记者了解到,国家税务总局宁波市税务局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了风险特征数据库、指标体系和风险管理模型,收集纳税人的税务风险特征。在最终形成的企业肖像中,频繁的行为是少收入和多成本。宁波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大多数这种情况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都遵循了问题的意愿。

       国家税务总局干部学院副教授沈山红也有同感。例如,沈山红表示,某集团实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钢渣处理、冶炼辅料生产、耐火材料生产、化工(粗酚)深加工等业务项目,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为核算征收。2017年进(销)项税发生额约5500万元,企业报表申报成本5.21亿元。单独看来,数据似乎没有缺陷。但税务机关对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公司的主要业务成本与其他业务成本与相应的现金流量不完全匹配,实际成本仅为4.81亿元,比申报成本低0.41亿元。面对来龙去脉清晰的数据,企业财务负责人承认了多列成本的事实。

       企业对复杂涉税事项的处理,考验其税法遵从能力,更考验其税法遵从意愿。根据规定,转让股权收入扣除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主管税务机关对B当公司进行风险肖像时,发现B公司转让其在A当公司拥有30%的股份时,将4756万元的保留收入作为股权成本扣除,以减少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认为,作为一个强大的税务团队B就公司而言,扣除4756万元留存收入的做法非常明显。

       国家税务总局河南省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业务流程较长的企业在各个环节都可能存在税务相关风险点。企业税法遵守意愿不强、风险控制措施薄弱的,其税务风险点容易被描绘。以房地产行业为例,其业务流程主要包括土地获取、规划设计、融资、建设、房屋预售、项目清算六个环节。本局通过自主开发的金三决策平台税收经济预警分析模块,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了测试,发现了房地产企业的许多常见税收风险点。例如,部分企业收到土地出让金返还后,计入专项应付款、资本公积、其他应付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不申报企业所得税;企业一次性支付土地成本,未按规定分配。

       沈山红表示,对于遵从能力强的大企业来说,遵从意愿尤为重要。即使在很多情况下,一个想法的差异也可能导致重大的税收风险。因此,无论是面对涉税申报等日常业务,还是并购、海外投资、海外外汇支付、相关交易等复杂业务,都不应该有侥幸心理。相反,我们应该始终收紧税收合规弦,依法正确处理每笔交易。只要企业有足够强的遵从意愿,就会尽一切可能提高其遵从能力。

       建议

       借助信息化手段智能防控税务风险

       面对越来越智能的税收征管环境,企业应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以提高服从水平?在采访中,许多税务专家的建议是:牢固树立预防疾病的理念,借助信息手段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体系,真正处于萌芽状态。

       江苏省税务局税务大数据和风险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建议,企业应建立内部控制的税务风险评估和预测机制,成立专门的税务风险监管小组,制定监测计划和计划,反映人员配备和制度要求的风险预测和评估,建立贯穿企业各环节的风险预测机制,渗透到企业业务活动的各个层次和全过程。同时,通过流程税务监督,及时纠正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税务风险,制定合理的事后补救措施,定期对企业税务风险进行健康检查,从源头上防范税务风险。

       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企业的税务信息化水平。根据中国大型企业税务研究所与上海匡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70%的企业计划提高税务信息化水平,受税务机关数字化征管手段和税务风险管理压力的影响。德勤中国对100多家大型企业集团(1万多家成员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0%的企业使用或正在建设增值税发票和申报管理平台,但只有11%的企业推出了综合税务管理、风险预警等税务信息系统。

       大象汇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叶刚表示,加强税务信息化建设是企业迫切需要推进的基础工作,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外部响应和内部管理分析能力。德勤中国相关专家分析,提高企业税务信息化水平,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效率、流程和制度标准化,使税务管理的重点从基本申报转向分析和规划的准确性。

       在实践中,一些企业已经尝到了。

       作为一个电子商务平台,日常发票管理任务繁重,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容易产生税务风险。企业推出一键发票系统后,发票开具的效率和准确性显著提高,节省了大量劳动力成本,风险控制能力显著提高。接下来,我们还将推出在线供应商发票管理系统,以进一步提高发票管理的信息水平。该公司的税务总监张朔说。

       在刚结束的2018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L银行依托企业所得税智能申报系统,发现贷款损失准备金纳税调整可能存在税务风险。根据风险提示,L银行梳理了2018年贷款损失准备会计科目的发生情况,及时收回了1200万元的不良账户,增加了税收,避免了税收风险。该智能申报系统可以广泛收集各种业务信息,逐一比较业务流程、会计和税收政策的差异,分析各种税收之间的口径差异,实现对企业潜在税收风险的梳理、模拟和调查。银行的财务负责人说。

       有鉴于此,叶刚提醒企业,要综合考虑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和集团整体信息化水平,合理推进税务信息化建设。李炯梅建议,在大数据分析的背景下,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决策者,必须提高对税务风险的认识,转变观念,重视税务信息管理的价值,实施全面的税务风险控制。

       河南省税务局第一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房地产行业为例,从征地到销售的整个过程涉及多种税收,税收政策复杂,税收控制困难。企业可以根据房地产开发过程整理税务相关业务,加快税务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系统将税务管理固化到具体业务,实现全过程管理,提高税务风险控制效率。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