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微信与微信互通升级,是为了流量吗?

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业务集团总裁张小龙在2019年微信公开课上对企业微信进行了调整:企业微信后续的新变化是基于一个新概念——希望让每个企业员工成为企业服务的窗口。人是服务,也是认证服务。(点击链接查看以下钛媒体)

12月23日,企业微信正式宣布发布3.0版,迎来了人即服务新理念下的第一次大迭代。

这一次,企业微信与微信互通升级,打通B2B2C链接,帮助企业深入连接消费者,沉淀客户资源,发布100人、企业朋友圈等客户连接功能;增加文件协调管理、多人会议等效率工具,提高企业内部连接能力;在生态方面,更多的合作伙伴将深入培育行业,连接企业和行业。

1.0版到3.0版,连接能力一一实现

微信作为一种全国性的通信应用,已经从生活延伸到工作,也吸引了一批企业客户。

然而,微信并不是为办公室设计的。在办公过程中,微信堆叠信息多、生活工作无法区分、微信商务朋友圈刷新等长期受到批评。为了满足企业客户的需求,企业微信应用诞生了。

从诞生之初,企业微信就很清楚自己的是什么——服务企业,做企业连接器。因此,在1.0版升级到3.0版升级的背后,企业微信作为企业专属连接器的功能正在逐步完善和加强。

1.0版企业微信只能支持企业地址簿、公共电话等沟通功能、公告、考勤等简单的管理功能。然而,由于与微信相似的产品体验,员工的使用门槛大大降低,开始成为员工之间有效沟通的工具。

2.除了完善1.0版功能外,0版企业微信还具有强连接的能力API界面,方便更多企业接入,同时与行业服务商携手深耕行业。

从此,企业微信真正发挥了连接器的功能,不仅可以连接员工、员工和事件,还可以连接员工和系统、应用程序和行业。

企业微信的强连接价值微信的强连接价值,但此时企业微信的连接仍停留在企业内部。因此,2.0版发布后,企业微信开始考虑如何帮助企业连接外部和消费者。

在这个关键节点,经济环境的变化加快了企业微信的连接步伐。

目前,汽车、零售、消费等市场已开始从增量市场向股票市场、资源驱动向信息驱动、消费互联网向工业互联网转变。目前的工业互联网已经开放了2个B2C工业互联网的全链接绝不是盲目的toG、toB传统产业互联思路。

随着3.0版的发布,企业微信可以通过与微信的互通升级,在股票时代直接接触消费者。

可以说,企业微信与微信交流能力的提高,加强了消费者与企业的联系,线下流量在线,客户关系长期,服务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只有拥有最好的C端产品研发基因和技术,面向企业用户,企业微信与微信的交流才能真正发挥B端的作用C端的双向优势。

与微信互通升级,流量只是自然优势,而不是初衷

在硝烟逐渐升起的协同办公领域,直接连接到11亿微信用户,给了企业上微信的最佳理由,尤其是需要二次接触客户的行业。

但从企业微信产品的角度来看,流量加持更像是走出这一步后的自然优势,而不是初衷。

腾讯微信业务集团副总裁黄铁明表示,企业微信与微信的互联升级源于企业客户和消费者的双向需求。黄铁明告诉钛媒体,他并不太关注竞争对手,而是更关心如何做好企业微信。

企业微信定居的重点是服务企业客户,做企业连接器,帮助企业连接消费者、员工和上下游。当企业客户需求升级时,迭代自然会到来。

此外,企业微信本身也在微信服务网络中,只要能解决客户需求,就会走互通路线。由于它在微信服务网络中,它自然会与微信、小程序、支付等服务相结合。

企业微信不是一个独立的工具,微信服务网络向企业延伸服务的一部分,与小程序、服务号、支付相同。 ”

可以预见,未来企业微信与微信生态的融合将更加深入。

黄铁明也同意这一观点。他说:基于‘人即服务’的理念,为企业提供更高效、更专业的连接工具是企业微信的工作之一。我们将继续完善微信交流,希望提供更好的工具。

3.企业微信0版能做什么?

3.0版企业微信解决了股票时代企业(尤其是需要接近消费者的企业)面临的三大痛点:解决员工与客户的联系;解决员工离职后仍与客户联系的问题;解决内部员工之间的联系。

本次更新最重要的功能是帮助企业为更多消费者提供认证和温度服务。

1.认证专业服务

在客户联系方面,员工可以通过企业微信直接添加微信好友并发送信息。客户可以直接查看员工的真实姓名、公司和职位,并通过认证身份与消费者沟通。解决了导购使用微信无认证、无企业背书、难以区分昵称等痛点。

此外,通过企业微信添加的客户信息将沉淀到企业背景,客户资源不会流失,合作CRM配套管理工具不仅可以向企业沉淀客户资源,还可以标记客户,查看购买记录。员工离职时,企业不断为客户提供服务。

同时,企业微信继承了微信小程序、支付等功能。购物指南可以通过微信向微信上的客户发送优惠券,以排水企业。企业支付结算交易直接沉淀在企业账户下,避免账户不清楚。

2.让一个团队为消费者提供服务

在客户群上,可以跨企业微信和微信平台建立群,将原测试中的群功能扩展到100人,实现一个团队为不同的消费群体提供服务。员工离职后,可将离职员工的客户群分配给在职人员,确保客户关系不流失。

3.客户朋友圈让企业在可控范围内为消费者提供专业实时的信息

客户朋友圈是本次更新的亮点,3.0版企业微信为员工提供客户朋友圈,员工向客户微信朋友圈发布企业内容,发布专业知识、产品动态等。

企业还可以管理员工发布的朋友圈:管理谁能发送,谁不能发送;统一副本,员工可以一键确认发布;检查员工发送了什么。

3.0版本延续了联系和拉动群体的功能,增加了新的企业朋友圈,为11亿消费者直接打开了新的窗口。这无疑是除了微信广告和微信营销之外增加企业曝光率的另一个重要窗口。

此外,在企业内部连接问题上,3.0版企业微信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安全性。具体功能包括:

iframe src=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3039s0hi0z width=300 height=150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allowfullscreen

更智能的多人会议支持在地址簿中选择参与者。参与者将直接添加到议程中,并有会议提醒,并支持演示手稿的播放。

新时间表应用程序最大的亮点是可以直接将时间表添加到小组聊天中,并同步到地址簿中的同事,如讨论中确定的每周会议,以及聊天记录。在聊天过程中不要错过主要的日期。

更安全的文件合作:微文档和微盘,微文档权限可管理,信息安全可控。文档也可以at同事可以查看或转发。编辑还可以打开小窗口与同事聊天;微磁盘中的文件可以通过地址簿共享和合作,并具有高度可操作的安全保护措施。管理员可以设置文件是否可以共享,信息安全可控。

面对成千上万的工作信息,提供三个小工具:处理会话标记、指定回复对话、快速打开聊天中常用的小工具。

直接面对消费者的企业会更愿意使用微信

与微信互联升级,使企业更接近微信用户,使3.0版企业微信自然与消费者导向行业亲和,特别是母婴、美容等零售百货公司和健身、教育、金融、保险等行业。

企业微信与微信互联的第一层是通过认证下的信任关系建立对话和连接。更重要的价值是方便企业管理内容,第二次接触客户。通过提高服务质量,企业服务人员再次获得客户信任,从而对企业产生二次、多次增益。

以汽车行业为例,在企业微信之前,主机厂通过4S在商店销售产品时,很难直接接触消费者,无法获得消费者的第一手需求和行为习惯数据,甚至从第三方机构购买数据。不仅如此,4S店员流动率相当高,汽车使用寿命周期长。员工离职后,4S商店很难为顾客提供持续的服务,一些顾客会失去离职员工。

企业微信的出现,不仅帮助主机厂打通了2B2C链路,也帮4S提高服务质量,沉淀客户资源。

另一个效率显著的行业是零售百货。天虹百货作为企业微信早期服务的客户,通过网上企业微信增加了以下能力:消费者到店后直接添加导购企业微信,通过微信直接接受导购产品更新,闭店后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纸质优惠券也被小程序和微信支付取代,导购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发放优惠,巩固客户。天虹百货闭店后销售占16%,优惠券核销率增长近9倍。

在3.0版本下,彩虹百货公司的员工也可以在企业微信背景下管理客户信息:购物指南可以标记客户;购物指南离开后,企业可以将员工客户分配给在职客户。目前,企业微信帮助彩虹百货公司服务客户总数达到300万,累计销售排水10亿元。

不仅零售和汽车,根据企业微信的最新数据,中国500强企业中有80%已经开通了企业微信,实际企业数量已经达到250万,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达到6000万。

企业微信本着开放的态度,在更多的专业领域探索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教育、金融保险、政府事务等专业门槛较高的领域,企业微信与行业服务提供商一起深入培育行业。即使在政府事务领域,企业微信也可以帮助政府机构与公众建立联系,缩短双方的距离,直接沟通。

以金融保险为例,服务人员与消费者的销售沟通需要满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合规要求。为此,企业微信根据行业特点定制解决方案,在不改变客户沟通习惯的前提下满足合规归档的要求。

以政府事务为例,政府事务需要本地化部署,微信是公众的主要沟通工具。在满足本地部署的前提下,企业微信帮助政府机构与公众联系,为公众提供温暖的服务。目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深圳市税务局、上海市公安等20多个政府机关和单位正在使用企业微信。

企业微信产品部助理总经理陆青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企业微信的服务已经覆盖了50多个行业。在企业微信的开放生态中,在21000名合作伙伴的帮助下,每天连接企业微信的系统有470多万个。在生态学中,企业微信有明确的边界,只做连接部分,其余的交给合作伙伴共同开发。

与微信的交流会给用户带来负担吗?

企业微信与微信的用户相连的功能后,企业微信与微信的交流会给用户带来负担吗?

回顾过去,企业购物指南与消费者(用户)之间的联系首先是基于第一次离线接触和一定的信任关系。消费者需要与这些购物指南进行离线互动和沟通,购物指南可以添加消费者的微信。

而这种直接接触,也反向强迫服务人员优化服务质量,才能不被黑。

此外,企业微信作为一款注重C端用户体验的B端产品,走得非常谨慎。

据钛媒体报道,早在2.0版发布时,企业微信就收到了企业与微信互通的需求。在需求的推动下,2018年3月,企业微信开始尝试微信互通,首先实现了互加好友、互发消息。在随后的小迭代中,跨企业微信、微信群等功能相继推出(上限只有20人)。

经过近一年的反复测试和抛光,确认C端用户收到的服务质量有所提高,才有了本次发布的3.0版。

此外,经过一年的验证,开放互通功能的企业微信已经足够克制,企业微信与微信的互通还没有完全对外:初期企业只有具备一定的资质和规模才能申请相关功能。

相信在与微信互通的道路上,企业微信也可以做好快慢平衡,在行业内挖掘更多新的玩法。(本文首次推出钛媒体,作者/赵宇航)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