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疫情考验,互联网医疗赢得了各界的尊重。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出台了多份文件。在政策的加持下,互联网医院在全国发展迅速,其医疗数据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最近,在人民网·在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医院建设与发展研讨会上,互联网医院数据安全成为嘉宾讨论的焦点。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医疗信息化研究部主任舒婷指出,《医院智能服务分级评价标准体系(试行)》已分阶段对医院的互联网终端服务进行评价和指导。
同时,她还指出,互联网医疗保健仍在快速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医院信息标准,巩固医院信息基础,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
首都儿科研究所医务部主任余雪梅指出,当前的互联网医疗模式与传统的医疗模式非常不同。互联网医疗模式所涵盖的不同端点将产生大量的医疗数据。这些数据是数据分析、建模、AI以及健康管理的基础,在数据收集、存储、交换和处理的整个流通过程中缺乏相应的使用规范,需要制定明确的政策标准,以减少安全风险,并达成必要的知情同意。
医疗数据中患者的隐私安全需要特别注意,包括图形、图像、可穿戴设备等多模式数据。余雪梅建议明确数据使用规范,确定隐私范围。在互联网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医院将考虑需要做什么安全预防措施,但我们希望在与整个链的供应关系中有一个明确的管理过程。因此,她建议,除了业务监督外,监管平台还应该有安全监督,以便医院在进行互联网诊断和治疗时能够有更安全的保障。
同时,于雪梅提出重视责任追溯问题,在信息交互和审批环节建立可追溯机制。以处方流通为例,处方不得篡改。如果流通处方被篡改,则需要确定篡改环节以追溯医疗责任。
扫码咨询与免费使用
扫码免费用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